联系我们

邮箱:service@guoyansoft.com
地址:西安软件园秦风阁D302

行业资讯

西安IT产业人力资源状况
2017.04.24

一、西安概况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中心和国防工业基地,
  教育实力全国第二,科技综合实力全国第三,
  中国西部重要的交通、信息、商贸枢纽、金融中心和资源要素集散地。
  二、西安IT产业相关人力资源
  通信产业
  西安,中国重要的通讯枢纽和IT设备研发及制造中心,国家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与深厚的技术基础,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通信产业链。
  目前聚集了华为、中兴、大唐电信、新邮通等通信系统设备及终端龙头,英华达、龙旗控股、闻泰集团、深圳港利通等手机设计领军企业,宇龙酷派等智能手机领军企业,神州数码等IT分销龙头企业,摩比天线、海天天线等零部件龙头企业,包括TCL集团西安研发中心、研祥科技特种计算机的生产和制造、以及展讯通信创始人投资设立的芯意半导体和易乐信息公司等项目,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及良好的产业环境。
  目前,华为、中兴西安公司的人员规模均已近万人,在华为18亿、中兴60亿的投资完成后,人员规模将分别达到近2万人和26000人。
  华为研究所现涵盖的研发业务包括无线网、核心网、网络管理、固网接入网和终端。中兴已有约9000人,定位为四大平台:全球无线研发平台、运营支撑服务平台、软件服务外包平台,全球综合展示平台;十大功能中心:无线系统、终端、IC中心及共享财务中心等。神州数码公司也将在西安高新区建设超过万人规模的研发中心。大唐移动约500人,是TD的基站控制器、网管系统,LTE核心网的研发中心。龙旗控股、闻泰集团将3G通信产品的研发中心与销售中心,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中心在高新区布局,而新邮通将大部分新的通信产品研发包括核心网、基站控制器、GEPON产品研发交给了西安公司。
  此外,台湾正文科技投资设立的普罗科技WIMAX研发中心、台湾英华达、大基科技投资的手机研发中心,摩比天线的基站及手机天线研发生产基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源通WIMAX芯片和4G通讯标准、西电捷通WAPI标准等项目均已全面启动。
  西安高新区正在成为一个配套完整,国内一流的通信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集成电路(IC)产业
  西安,中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主要科研、试制与教育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了集成电路设备研制与生产、硅材料研制与生产、集成电路设计、加工制造、封装与测试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60多家。其中有各类电路设计单位40多个,测试与分析中心2个,国家大型集成电路科研与生产单位1个,相关科研单位9个,集成电路圆晶制造企业3家,电力电子半导体企业3家,封装测试企业4家,硅材料生产企业6家,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11家,职业技能培训中心1个,职业技术学校4所;设计与研究单位每年申报各类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
  微电子领域有20多个研究所和测试实验室,与集成电路相关的科研、教学与设计的技术人员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的微电子专业研究能力均处于全国前列,每年有2000余名微电子专业毕业生。在设计方面,西安高新区拥有40多家IC设计公司,其中,INTEL收购英飞凌(英飞凌西安公司是英飞凌在亚洲最大的研发机构,做手机基带芯片研发),英飞凌还将继续在西安进行汽车电子芯片设计及IGBT器件制造领域。浪潮华芯是在收购奇梦达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是国内存储器芯片领域的佼佼者。在制造业方面,有本土企业西岳电子的6英寸生产线。在封装、测试业方面,美国美光公司(Micron)投资2.5亿美元设立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基地(产值10亿美元)已投产。
  在设备制造领域,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投资3亿美元在西安高新区设立年产值100亿元的8寸线和部分12寸线的研发和设备制造中心。其他如台湾华新丽华的LED外延片、芯片研发生产,韩国SIMMTECH半导体PCB板生产,华讯微电子GPS芯片研发设计、威士半导体无源电子元件制造等公司均在西安高新区发展良好。展讯通信创始人武平二次创业设立的公司总部在西安高新区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西安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之后,中国大陆又一个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中心区域。
  导航产业(GPS)
  西安,中国导航技术、产业和人才资源最丰富、发展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拥有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导航研究所——导航二十所及涉及导航研究的618所、煤航GIS测绘中心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目前,西安高新区已形成了以合众思壮、华讯微电子、灵图GIS软件、北京超图、东强电子等一批国内GPS龙头企业组成导航产业集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公司、中国兵器集团等中央企业的导航板块已明确向西安高新区集中,西安高新区也正在打造国内首个卫星导航产业基地。
  西安高新区在3G及4G智能手机、导航引擎芯片,以及导航地图、软件研制的研发及销售等领域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当前快速增长的汽车、手机终端产品市场需求,为高新区导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软件和BPO(服务外包)产业
  西安高新区是全国四大软件出口和软件加工双基地之一,拥有国际一流的配套设施和国际数据端口(全国共有3个)。 目前,高新区已聚集软件企业950多家,其中包括,美国Intel、IBM、Oracle、SPSS、Sybase、Emerson、ThoughtWorks、德国Infineon、加拿大Platform,日本FUJITSU、NEC、NTT DATA、SORUN、RENESAS、YOKOGAWA、Grapecity;IBM的西部软件开发中心、数据分析中心,研祥智能投资5亿设立的研发与业务中心和深圳宝德投资5亿设立的服务器研发与业务中心,以及台湾力新国际、研华科技、凌安电脑、无敌科技、普罗通信、普格通讯等一批国际知名软件企业。
  西安每年输出的计算机专业设计人员占全国的1/5,是中国为数不多能够长期提供大量低成本、高素质研发人员的城市之一。西安每年有4000多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超过2万名的软件从业人员,并且具有成本低(低于沿海30-40%)、稳定性高(人才的流动率5%左右)等特点,可为企业设立大规模研发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西安商务部批准的全国6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目前,已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重点发展对日本、韩国及欧美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和信息技术外包(ITO)。其中包括,INTEL、爱默生(EMERSON),以及被Gartner评价为“中国最大对美BPO企业”的西安炎兴科技等国际知名公司。
  西安高新区是中西部国际化程度最高,人才规模最大的国家服务外包基地。
  三、西安人力资源概况
  2010年底,西安地区常住人口为840万人,其中,从业人口510万人,具有大学以上教育的人超过18%。各类科技人员65万人,其中从事IT、通讯、软件技术研究等电子信息类的人员超过25万人。
  西安高等院校数量众多,以工科为主,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每年超过25万的研究生和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为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输入新的人力资源,其中电子信息类毕业生超过6万人。
  职业技能学校以及专业培训机构数量众多,门类齐全,实力雄厚,每年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产业工人超过8万。
  2、西安IT产业人力资源状况
  西安拥有电子类的国家级科研机构30多个,高等学校37所,最为知名的有中电20所、中电39所、兵器206所、电信四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解放军空军电信工程学院、解放军通信学院(也招收和培养地方生)。中国的国家级通信工程中心共有12个,其中5个在西安。
  六十年来培养、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拥有集成电路权威专家30多人,其中院士2人。国家863专家组副组长1人,国防微电子专家组组长1人,成员3人。如沈绪榜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南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西安交大校长),郝跃教授(国防微电子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微电子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高德远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防微电子专家组成员、西工大副校长)等。以这些专家、学者为核心,西安形成了一批常年承担国家重点行业应用研发任务的中青年专业骨干队伍。从事与集成电路相关科研教学与设计的技术人员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且后备人力资源丰富。
  3、西安高等教育
  西安共有50所普通高校,其中在教育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中,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类、自动化、电子等专业在内的工学方面的高校西安有37个,在全国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的电子信息学院、机械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的自动化、西北大学的计算机、西安理工大学的精密机械等专业,都在全国各高校前列。国家“985工程”高校3所,国家“211工程”高校8所,3所“国家示范软件学院”,3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7所高等院校设有微电子相关专业,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和西安科技大学等。首批6所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全国61),
  2011年内地各省市研究生招生单位,陕西省数量(57)第二仅仅次于北京市(163),高于上海市(54)、江苏省(53)湖北省(51),比四川省(38)和重庆市(16)之和还多。
  而这其中IT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生培养单位更是超过30个。也是次于北京市(44),高于湖北省(25)、江苏省(24)、上海市(13)、远多于四川省(15)和重庆市(5)之和。
  2011中国大学工学最强学校TOP10中,有2所:西安交通大学(8)西北工业大学